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《“十四五”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《规划》包括4大部分、26条发展重点、近3万字,描绘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蓝图,是未来五年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、推进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、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指导性文件。
《规划》适应信息通信行业内涵扩大和结构变迁的新情况,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,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:
一、内涵范围呈扩大趋势
基础设施已从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传统电信网络设施,拓展为融感知、传输、存储、计算、处理为一体的,包括“双千兆”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、数据中心等数据和算力设施、以及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。
二、总结成绩,梳理不足
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信息通信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。同时面向新阶段,在信息基础设施区域布局、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产业生态、行业管理能力、网络安全和应急保障四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,这也将是“十四五”时期信息通信行业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方向。
三、概括行业“十四五”面临新形势
信息通信行业面临5个“新”形势,即新使命、新动能、新空间、新要求、新挑战,这是基于国家宏观环境、行业自身定位和行业发展态势作出的综合判断。
四、确立高质量发展新思路和基本原则
《规划》在“指导思想”部分提出了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”的总体思路,并从方法论、战略和战术三个层面进一步阐述,要求处理好供给与需求、发展与安全、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3对重要关系。《规划》提出的7项“基本原则”,既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五大发展理念,又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理和守法经营,坚守网信安全发展底线。
五、梳理行业发展定量目标
《规划》在“发展目标”部分提出了到2025年“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,发展质量显著提升”“成为建设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的坚强柱石”的总体目标。
六、26项行业发展和管理重点方向
《规划》瞄准发展目标、聚焦问题短板,分别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、数字化发展、行业管理、安全保障以及跨地域跨行业统筹协调五个方面,提出了26项“十四五”期间行业发展和管理的重点方向。
七、21项重点工
在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部分设置了5G网络部署、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、移动通信核心技术演进和产业推进等9个重点工程。拓展数字化发展空间部分设置了通信大数据应用创新、5G应用创新和产业生态培育2个重点工程。构建新型行业管理体系部分设置了互联网“聚源”、市场监管“聚力”、应急通信“聚能”等5个重点工程。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部分设置了5G和工业互联网安全创新、网络安全技术产业生态培育、网络安全智慧大脑等4个重点工程。加强跨地域跨行业统筹协调部分设置了新一轮电信普遍服务1个重点工程。
八、四个具体保障措施
1、法制建设
鉴于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》等法律法规已于近期正式发布,《规划》提出要严格落实好,同时提出积极推动行业期盼多年的《电信法》立法工作。
2、政策支持
《规划》针对监管力量薄弱问题,再次提出推动建立信息通信行业部、省、市三级管理体制,争取行业管理机构向地市一级延伸。
3、人才建设
针对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紧缺问题,《规划》提出建立完善多层次人才合作培养模式、依托各类引才引智计划集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等举措。
4、统筹实施
为强化落地实施取得实效,《规划》提出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基本原则,并提出加强地方规划和企业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,建立部省、部际及部企沟通协调机制,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等几方面举措。
总结
《规划》描绘的信息通信行业五年发展蓝图振奋人心。全行业应沿着规划指引的目标,紧抓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,直面困难和挑战,汇聚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,一步一个脚印,努力把规划蓝图变为美好现实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、起好步作出重要贡献。